何佳勳/圭話行銷 創辦人
想跟上流行拍短影音卻沒有吸引力? 別擔心!這堂課讓你從零開始製作短影音,讓你成為短影音高手! 立即掌握更多吸引顧客的小技巧,讓你的生意更上一層樓!
黃愛/104人資學院資深顧問、顧問諮詢部協理
00:00 善用選才工具 解決招募困境 00:58 人資招募面試常見問題:不知如何有效提問、如何判斷求職者回答真偽、面試題目如何設計 02:20 104最新FBI報告,人才甄選建議:運用免費薪資福利調查、雇主品牌找解法 05:18 整合招募管道、建立人才庫有效縮短人才招募、主管招募時間 07:06 求職者不願意來面試?掌握黃金72小時,讓求職者從心動變行動,提高求職者面談意願 09:10 掌握求職者找工作最在意的三件事:薪資、獎金、福利 14:29 雇主品牌:打造外部吸引力、提升員工留任力、建立人才規格、打造好的管理環境 21:24 解決人才吸引力不足:確認企業文化、檢視職缺內容、運用企業官網招募,建立求職者認同 23:37 雇主品牌的PR值,判斷分數表現 25:07 解決員工留任力不足:了解離職原因、檢視績效表現、新進人員的輔導 28:16 如何招募志同道合的人才:找到人才標準、建立工作說明書 30:00 運用一小時的面試,盡可能了解求職者的性格特質與具備職能 34:33 求職者關係管理四大流程,每個流程的注意事項 36:48 讓招募文案具有自我選擇的功能,降低主動應徵履歷表,不符合需求的比例 37:26 人才各家搶!建立雙向溝通,主動關心求職者,減少求職者無故失約的可能 40:05 職能行為面談/結構式面談三步驟:當時什麼狀況、做了什麼動作、最後結果如何? 41:30 瞭解求職者團隊合作、壓力承受的能力,試試看這樣問 43:06 協助企業找到對的人,資深人資顧問都推薦使用的測評工具 43:27 招募主管、一般員工,企業使用工具前三名:職能行為量表、性格特質量表、背景調查 44:50 透過測評工具,如同醫生問診般,精準進行人才抽血測試 45:30 測評最常使用的工具有哪些?職能行為量表,確認求職者行為認知 47:13 性格特質,運用五大人格,全面了解求職者27個性格向度 47:50 運用性格特質測驗,訂定關鍵性格、找到關鍵人才 48:30 找出核心職能、中、高階管理職能、專業職能,作為人才發展的依據 49:56 性格與職能有什麼不同?性格能夠調整,但是天生性格很難改變 52:11 員工重視的工作價值觀,你以為你知道,其實你「不知道」! 53:10 職能行為可改變、可訓練;選用育晉都必須參考的資訊 55:09 運用測評工具快速篩選、深入了解求職者,檢視報表內容,招募到最合適人選 QA 57:08 Q1 如何讓離職員工安心說明離職原因,讓員工相信離職面談內容是絕對保密的呢? A1:事前掌握相關訊息取得信任、表達善意 1:01:42 Q2 人資如何跟老闆說明員工離職原因,常常開不了口 A2:關懷同理,透過溝通技巧來換位思考 1:04:40 Q3 招募時要把公司所有的福利優勢都全展現出來嗎?面試短短一小時,很難看清求職者性格特質,完全展現公司優勢,怕求職者隱藏缺點;不完整說明公司福利,又擔心招募不到優秀人才 A3:透過104測評工具,性格特質量表、職能行為量表結合職能行為面談法,能夠有效挖掘求職者冰山下的隱藏面 1:06:40 Q4 如何透過結構式面談,在面談/面試時確認求職者能力 A4:職能行為面談法:當時什麼狀況、做了什麼動作、最後結果如何?交叉比對再追問案例 1:08:57 Q5 性格特質測驗,會因為時間而改變嗎?需要重測嗎? A5:一般而言性格不會有太大變動,除非.....
楊斐喬/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經理
提供國內外溫室氣體議題與最新發展趨勢,並針對現行ISO14064-1:2018溫室氣體盤查標準進行概要說明。
主持人:施怡如 AI教練:智穎智能 張詠翔執行長 實證場域:隆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諺特助
【AI應用面面觀系列—老師傅AI經驗傳承】塑膠製造業-射出成型AI解決方案,為傳統塑膠製造業注入全新製造能量。 探討AI工具如何幫助企業將老師傅經驗透過AI學習下來,為傳統產業老師傅退休、缺工等議題找出解決方案,於塑膠射出製造業落地示範,並介紹導入工具的準備過程、以及成功導入AI的企業改變等關鍵議題。
ADHub
數位基礎課程 Google 廣告服務與趨勢 數位廣告初心者看過來 想開始經營數位廣告卻不知道從何開始嗎? 女性創業飛雁計畫為您準備了最清楚易懂的 Google 行銷入門課程, 讓您了解消費者是怎樣找到想要的產品 並輕鬆掌握 Google 系列行銷工具,讓客人自動找上門!
主持人:施怡如 AI教練:零次方科技 林書凡執行長 實證場域:金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Ben / Winnie
【AI應用面面觀系列—判別式AI包裝檢測】金屬加工鎖類AI辨識包裝瑕疵領航解決方案。 探討AI工具如何幫助工廠在生產流水現時透過AI視訊鏡頭學習、判別包裝物的瑕疵,並且提出警告,為傳統人工一一檢視的方式找出解決方案,將人員做更有價值的運用,於金屬製造業落地示範,並介紹導入工具的準備過程、以及成功導入AI的企業改變等關鍵議題。
環球購物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白進堂 協理 習元國際教育有限公司/黎孔平 負責人 洄遊吧有限公司/洄遊吧 負責人 原點社會企業(股)公司/黃暐程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疫情下的限聚令讓買賣關係產生距離感,在缺少實體觀看、觸摸產品及現場互動的情況下,產業如何營造買家有線下體驗的錯覺,及進一步促進交易達成的關鍵。探討社創產業夥伴及社會創新組織如何在零接觸經濟下做到零距離創新,戰疫情危機為轉機,更為恐慌不安的社會氛圍,創造正面影響力!讓社會創新成為習慣。
數位發展部 林宜敬政務次長
本課程聚焦於政府如何在不抑制創新的前提下,引導 AI 生態系走向安全、可信且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發展。 課程將以台灣最新政策為例,說明政府在算力、資料、人才、行銷與資金五大面向的作為,並結合國際趨勢與實務案例,帶領學員思考「適度介入、促進競爭」的治理模式。
林振鋒/賀喜能源 總經理 莊大正/賀喜能源 經理 常茗森 博士/臺灣洛克威爾 沈永清/南寶樹脂 副總
產業該如何減碳?要從哪裡開始?需要投入龐大的資金嗎?..這些常是中小企業進行減碳規劃的焦慮,本課程特別公開各產業綠色能源的整合與應用、相關能源系統整合、綠色材料使用及減碳策略。透過實務案例,深入了解能源解決方案的試算、高碳排放設備的更新替代方式,以及在製造業中推動智慧製造以降低碳排放。課程內容也包含溫室氣體減排管理、能源精實管理,以及低碳永續產品推動等議題,協助學員導入綠色理念於企業營運管理,共同追求淨零碳排放的永續目標。
鄭俊德/閱讀人主編 宣明智/宣捷集團創辦人暨公信電子董事長
本書將長年的經營思考方式,透過簡化的方式呈現,讓讀者及業界容易學習上手,是相當難得且提綱挈領的方式,作者在書中循序漸進地分成四大類:修身、齊身、治國、平天下,並分享自己常用的24種圖譜,讓企業主加速思維,並透過圖像瞭解事情的全貌,是一本容易閱讀且實用的書。
李堅明/臺綜院副院長暨臺北大學教授
全球淨零趨勢及供應鏈減碳壓力,企業淨零轉型不容易,但面對氣候議題每個人皆無法置身事外,產業轉型刻不容緩。「N世代學苑」特邀請領先倡議 ESG領域十數年之臺綜院副院長暨臺北大學李堅明教授擔任講師,推出目前受到高度關注的「環境永續-淨零排放」系列課程,包括: 全球淨零排放發展與核心課題 企業碳流管理與ESG行動 企業碳權經營與負碳商業模式 而本課程「企業碳權經營與負碳商業模式」係此系列課程之第三門。通過本 課程您將了解: 1. 碳權全球碳市場發展現況 2. 碳權開發與經營 3. 應用碳權發展負碳商業模式
鄭俊德/閱讀人 主編 林俊宏/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譯者 林廷芳/勤美集團 董事長
本書藉由深入訪談成功與失敗的創辦人與投資人,找出「創業為何會失敗」真正的理由,協助創業者避免致命的失誤。作者對公司各階段將面臨的問題提出完備的建議,例如:針對企業如何避免創業失敗提出6種模式,並指引創業家或經營者,對可能發生的問題有所準備,對於許多正在成長的中小企業而言,是相當有幫助的參考書籍。
陳雨彤/美科實業股份有限公司B型企業永續管理師 顏裕芳/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創新創業服務協同主持會計師 丁士芬/三立電視台主播
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在金融海嘯影響國內經濟時開始風行,是一種追求三重盈餘──經濟、環境與社會且永續經營的新商業模式。近年來國內有越來越多社會企業興起,在賺錢之餘更期望能透過自身力量,來協助解決社會問題,並對社會、環境的永續發展有所貢獻。社會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除了兼顧社會福祉及環境維護之外,又會遇到什麼樣的財務問題?本次財管系列沙龍邀請到社創永續的企業代表與專業會計師共同討論以下議題: (一)以社會企業/永續企業的角度分享創業的原因及創業契機,並說明企業後續的規劃及未來期許。 (二)由專家分享如何透過政府資源協助,讓資金、人力、資源、團隊的到位不再求助無門。 (三)分享社會企業/永續企業在經營時遇到的財務問題,並透過受訪企業的自身經驗,由專家建議應如何建立正確的財務管理能力觀念、財務資訊,提升解讀分析能力,將有助企業經營永續發展。希冀透過本次分享,讓社會大眾了解社會企業經營的方式及增進企業實務經驗。
沈柏延/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 理事長
數位轉型不是解決單一問題的資訊系統導入,而是企業主對於環境認知後,訂定企業將如何轉型成長的新境界,再進行一連串的技術選擇及資源投入。
陳金華/宏驊會計師事務所 會計師 中小企業處榮譽 會計師
企業經營學問多,勞健保、勞退、補充保費、所得扣繳的問題是否常常讓您苦惱,不知該如何進行呢?本次邀請有多年輔導中小企業經驗的陳精華會計師,依據他的專業,跟我們分享企業在勞健保、計算補充保費、所得扣繳要注意的事項及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