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的操作體驗,建議您將電腦的JAVASCRIPT開啟。

台灣怎還沒有黑潮發電?

前言 關於「2050淨零排放」,行政院的12項關鍵戰略,其中前瞻能源提到以海洋能作為發展重點。規劃139年(西元2050)前瞻能源設置裝置量達8–14GW。參考中研院院士徐遐生的估計,台灣可從黑潮取得約50GW的能量。參考臺大應力所的陳發林教授的文章,黑潮發電所需的都是成熟技術。 無污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且也沒有技術的問題,那台灣怎還沒有黑潮發電? 產業發展要素 產業發展的幾個關鍵因素,包括商業模式、技術及法規。以下就透過這幾個面向來了解一下為何台灣目前沒有黑潮發電。 政府與法規: 政府要有專責單位來解決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及引導產業的發展方向。 需有法規保障此交易及維持市場競爭。 供給與需求: 供給與需求都必須存在。 公開透明及可信任的商業模式,供需可透過此模式進行交易。 交易讓供給與雙方都必須認為自己獲利, 交易才會持續下去。 產品與技術面: 生產成本低於售價的技術。 黑潮發電技術的最大挑戰是開發高性能的海流渦輪機,及將這些渦輪機錨固的技術。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