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的操作體驗,建議您將電腦的JAVASCRIPT開啟。

企業、小農與政府的三贏模式:如何花小錢辦大事

前言 不管是被趨勢逼著走,還是發自內心想做,ESG是避不掉的議題,目前許多廠商都開始或已經編列預算在落實ESG。 走入國際產業鏈的台灣,因產業重心的移轉,影響了資源分配,再加上社會結構的改變,因此台灣的農業從欣欣向榮淪落到須被關心的狀態,一些與農業有高度連結的地方發展也成為一個嚴肅的議題。 解決問題(需求)時,除了花錢,其實可以有創新的作法。如此,經費不但可以少花、成效卻更好! 以「農業淨零資訊網」的媒合專區當範例說明,如何透過機制整合流程,媒合兩種需求(企業ESG需求、小農與地方發展需求)。最終,滿足了企業、小農和地方組織獲得幫助,政府也完成施政目標!   「農業淨零資訊網」媒合專區 「農業淨零資訊網」的媒合專區是政府委託台經院經營的媒合平台,台灣各地的農民或地方發展組織可以上來提出需求,企業可以上來找他們有興趣、想參 與的計畫,利用平台所提供的功能完成媒合與落實ESG。 困境:農業與地方的發展 農業不僅是食物來源,它承載了多功價值及扮演了永續的基礎。其提供的功能包括:自然碳匯、農村文化、國土保安、農業減碳、景觀風貌、生物多樣性、棲地保護、水源涵養......等。 時代變遷,社會在農業的參與已大不如過往,農業發展的問題漸漸浮現,主要有以下幾個:     農業要永續經營,解決以上的問題是重要且必須的課題。   需求:企業落實ESG ESG代表「環境、社會、公司治理」,以下從E、S、G三個面向,說明企業可以用來落實ESG的選項。 E(Environmental)環境保護 「E」指的是企業在營運過程中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和責任,包括企業如何利用自然資源、管理環境足跡、應對氣候變遷,和其他環境挑戰。在日常營運中,可以透過以下落實:  
聯絡我們